李李院长带我们探寻古中医:未病怎么看?

在问道古中医的直播间里,气氛热烈非凡。李李院长人气爆棚,刚一开播,观众们的留言就如潮水般涌来,有打招呼的、问好的,还有送花的,热闹非凡。一位叫海阔天空的网友说,起初以为和其他养生节目一样没啥新意,没想到一看就喜欢上了,越看越有意思,还学到了不少实用方法。稻香朋友更是特意买了个小本,专门记录李李院长教的各种方法。观众们的学劲头十足,李李院长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,认为活到老学到老,学是天底下最好的事情,大家能坚持跟着学特别值得表扬和鼓励。

古中医以其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吸引着大家。很多方法小孩都会用,效果却不可思议。古中医有很多奇妙有趣的方法来治疗胃病,让大家少吃药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对疾病防治的宣导教育增多,老百姓的防病意识也有所提高。大家认识到很多疾病如果预防得好或早期及时调理,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后果。现在大家都开始特别重视防病,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现象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防病的重要性。李李院长表示,古中医的方法能帮助大家把病先防住,只要大家坚持看、坚持学,最起码自己和家人有小症状小问题时,自己在家就可以解决。

古中医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奇妙的方法,还在于其源自自然的智慧。以形补形看似玄妙,实际上走在了现代科学的前面。古中医的很多方法都是既简单又实用,用的都是很普通的东西,既省钱又能治病,真正为老百姓着想。正如李李院长在直播中所教的方法,无论是用棉签点按印堂,还是古中医保肝护胆的功法,亦或是自然退烧的方法,都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古中医的实用价值。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表示,古中医真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流传了几千年,治病原则能不吃药就不吃药,能用汤锅解决的问题就不用药锅,简单实用的方法让人受益匪浅。

古中医治胃病方法

古中医在治疗胃病方面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,主要包括由外及内和由表及里两个方面。

1. 由外及内

古中医通过观察舌象、看印堂等外在表现,可以推测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,从而提前预防疾病。

印堂,在古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印堂发黑可能预示着身体存在问题,如肾气不足、脾胃不和、肝气郁结等。健康的人印堂光亮,这是因为印堂是督脉所过之处,也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过的地方,这两条经脉都是人体内发热的经脉,热代表发光发亮。但如果印堂出现黑斑暗点、脸上有黑气,就说明督脉或膀胱经出现了不够热或过冷的情况,人可能会有肾气不足、脾胃不和等常见问题。如果在嘴角斜下方出现黑线或指甲大小的黑斑,那就更需要注意了,极有可能是大限将至。

然而,印堂发红发亮也并非完全健康。古中医讲究平和中正,不能走极端,过寒或过热都是病态。印堂的光泽既有阳气充盈的影响,也有阴血润泽的帮助。如果印堂过度发亮,可能是内火旺盛。李李院长曾接诊过一位 50 多岁的女性患者,她面色潮红,印堂发红发亮。最初她觉得脸色红扑扑挺好,说明气血充盈旺盛,但时间一长,就出现了脾气暴躁、爱发火、紧张、烦躁、爱出汗、心突突、失眠等症状。这是典型的内火旺盛,再不调理就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,必须赶紧清热泻火。常规的治疗方法是用清热泻火的药,如龙胆泻肝丸、加味逍遥散等,但李李院长用了古中医的外治法 —— 针刺疗法。在印堂这个位置起针进行放血,能直接倾泻掉火,效果非常快。当时从针口处不停往外流血,血色鲜红,一直流到自然停止,达到了泻火的作用。患者第二天就来感谢李李院长,经过连续施针几天后,她的不舒服症状都消失了,也能睡好觉了,心也不突突了,不闹心不烦躁,也不发脾气了,人的状态特别好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虽然不会针灸放血,但可以用简易的方法。用棉签头经常点按印堂位置,或者直接用手按揉,每天坚持,可以清热明目、宁心安神,对身体有很多帮助。

2. 由表及里

肝胆关系密切,在古中医中,肝有问题往往发现时已很严重,因为肝是哑巴器官,无痛觉神经。而胆有问题容易被发现,肝胆相表里,有经验的古中医能从胆上看出肝的问题。

肝不好的人胆易出现问题,如胆囊炎、胆结石等。生气、情绪压抑易导致肝胆病。肝主情志,一个人发怒或情绪激动时,胆汁会大量分泌。如果总生气或肝气不舒,就容易得肝胆病。比如一个人发怒的时候胆子会变大,但如果发泄出去,反倒不容易得肝胆病,因为火都撒出去了,胆汁也能流出去。但如果压抑着怒气,胆汁就会憋在胆里,这不是什么好东西,是怨气,是不好的情绪,它就会变成胆结石。得胆结石的人往往都是隐忍不发的人,他们不愿意伤害别人,只能自己受气,最后伤到了自己。时间一长,先得胆结石,结石累积多了,甚至肝管内也会出现。人太压抑会有两个极端结果,阳性的极端就是胆囊炎,胆突然被感染,接着出现高热、呕吐、黄疸等现象;阴性的极端就是慢慢形成结石、息肉,最后胆自己萎缩了。

尤其是一些女同志,遇事爱生气、爱钻牛角尖,又不说不闹,隐忍着在心里憋着,害怕失去这个、得罪那个,天天焦虑紧张,很容易患上肝胆病。李李院长建议大家不要怕失去,不要怕得罪人,要把气发泄出去,在不坑人、不害人的前提下,让自己开心,让心情愉悦。

肝能把分泌的胆汁储存到胆里面,同样也会把一些毒素排到胆里面。如果胆在,那么肝里的垃圾毒素就有一个排泄的渠道,有一个出口,这样就能保证肝的健康,也就是胆能保护肝。在古代,屠夫卖猪肝时,猪肝上带着苦胆,有顾客要买时才切掉胆去称,这样顾客买回家的猪肝无论是煮猪肝汤还是留肝尖都很好吃,也很新鲜。但如果早早把胆切掉,猪肝就少了保鲜的措施,很快就会变质。所以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肝的作用。中医还有一句话叫胆代肝受过,有胆在,有了问题是先胆来承受,保护肝。但如果把胆切除了,这个罪就没人替肝担了,只能伤肝。所以胆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是早期遇见肝病的发现途径,更是替肝抵挡了邪气。因此,不要轻易把胆切除,而是想办法去调理,对肝和整个身体都有好处。

古中医讲究以形补形,胆有了问题,可以以胆补胆。但猪胆、牛胆、羊胆、鸡苦胆等都太苦,没法吃也没法做菜。李李院长推荐大家用中药当中一味非常名贵的胆类药材 —— 熊胆。熊胆被誉为四大名贵动物药之首,从古至今大家都知道熊胆是好药,属于国宝级的药材,也是中国四大名贵珍稀动物药材之首,排在麝香、虎骨、牛黄的前面。熊一辈子都不会得肝胆病,就是因为熊胆的抗炎解毒功能太强大了。熊胆是保肝护胆的千年名药,同时也是抗炎解毒的特效名方,素有药中黄金的美称。现代医院临床,熊胆都是治疗肝胆病的首选,很多药里都有熊胆。它对胆囊炎、胆结石、脂肪肝、肝硬化等各种肝的炎症,甚至是由肝胆引起的身体其他部分的疾病,尤其是眼睛,都非常有好的效果。

如果想养肝护胆,李李院长教大家一个方法,平时泡点普洱或野菊花茶,加上点熊胆,效果非常不错。但熊胆药材名贵,等级繁多,价格高且不好买。李李院长又教大家一个古中医保肝护胆的功法叫龙肝凤胆功。准备一些被子、枕头之类的东西,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,靠在上面,右手握住左手的手背,轻放在右侧肝胆的位置,两眼平视,然后慢慢缩小视觉范围,眼观鼻,鼻观心,慢慢目光下移到肝胆的位置,想象肝胆的形状,闭目养神,开始呼吸。用鼻子吸气的时候,想象全身的皮肤都在往肝胆区域吸气,呼气的时候,嘴型像在念个 “虚” 字一样把气呼出去,但不发声,同时想着肝胆部位的病气从双脚排出去,向下排。重复一呼一吸 24 次,然后静静地躺下,想像肝胆恢复到晶莹透亮一样,静养 15 分钟。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,这次用左手握住右手放在左肋上,交叉进行,同样呼吸 24 次,再躺下静养 15 分钟。这套功法最好晚上睡前做,对肝经的修复更好,加上熊胆粉效果会更好。连续做 100 天,去检查一下肝胆的功能,就知道有没有效果了。

保护肝胆的方法

中医有以形补形的说法,在保护肝胆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。

1. 以形补形 —— 熊胆药材,保肝护胆之珍品

熊胆被誉为四大名贵动物药之首,从古至今都被视为好药。它属于国宝级药材,也是中国四大名贵珍稀动物药材之首,排在麝香、虎骨、牛黄的前面。熊一辈子都不会得肝胆病,正是因为熊胆的抗炎解毒功能极其强大。

熊胆是保肝护胆的千年名药,同时也是抗炎解毒的特效名方,素有药中黄金的美称。在现代医院临床中,熊胆都是治疗肝胆病的首选,很多药里都含有熊胆。它对胆囊炎、胆结石、脂肪肝、肝硬化等各种肝的炎症,甚至是由肝胆引起的身体其他部分的疾病,尤其是眼睛,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。

平时可以泡普洱或野菊花茶,加上点熊胆,能起到养肝护胆的作用。但熊胆药材名贵,等级繁多,价格高且不好买。对于养肝护肝,熊胆粉具有一定作用,尤其对于肝脏疾病、胆道及胆囊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肝损伤效果比较好。它具有保肝、利胆、溶石的作用,能够稳定细胞、增加肝血流量、增加免疫机能、增加胆汁分泌、改善胆汁脂质构成等。不过,熊胆粉不是万能的,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,具体效果也存在差异性。在使用熊胆粉时,需遵循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用法,过敏体质者和孕妇需慎用。

2. 龙肝凤胆功 —— 古中医保肝护胆功法

古中医还有一种保肝护胆的功法叫龙肝凤胆功。具体做法如下:准备一些被子、枕头之类的东西,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,靠在上面。右手握住左手的手背,轻放在右侧肝胆的位置,两眼平视,然后慢慢缩小视觉范围,眼观鼻,鼻观心,慢慢目光下移到肝胆的位置,想象肝胆的形状。闭目养神,开始呼吸。用鼻子吸气的时候,想象全身的皮肤都在往肝胆区域吸气,呼气的时候,嘴型像在念个 “虚” 字一样把气呼出去,但不发声,同时想着肝胆部位的病气从双脚排出去,向下排。重复一呼一吸 24 次,然后静静地躺下,想像肝胆恢复到晶莹透亮一样,静养 15 分钟。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,这次用左手握住右手放在左肋上,交叉进行,同样呼吸 24 次,再躺下静养 15 分钟。

这套功法最好晚上睡前做,对肝经的修复更好,加上熊胆粉效果会更好。连续做 100 天,去检查一下肝胆的功能,就会看到明显的效果。古中医的方法简单实用,一学就会,一用就灵,让我们在自然的疗法中呵护肝胆健康。

古中医退烧方法

小儿属于瘙痒体质,肝胆有瘀之气易化热化火导致发烧。在古中医中,有多种自然方法可以帮助小儿退烧。

其一,灸痧。灸大椎可以清热泻火,灸出痧后能有效缓解发烧症状。

其二,拍肘窝。拍出痧也是清火泄热的好方法,对小儿发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
其三,口服熊胆粉。古中医认为,小儿发热是肝胆有瘀之气化热化火所致,清热泻火可迅速退热。熊胆粉 0.15 克,用温开水化开后给小儿服下,是一种有效的退烧方法。

此外,中医还有许多其他治疗小儿发烧的方法。比如中医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放血疗法或推拿、灌肠及药物内服等方式。外感风寒、风热等邪气,或饮食积滞等都可引起孩子发热。高热者中医可选择十宣穴点刺放血或耳尖放血等方法,或辨证选用生石膏、柴胡、大黄等药物煎水取汁灌肠等方式以退热。除紧急退热治标外,还可配合小儿推拿等辅助调理,如选择清天河水、退六腑、清肺经等宣肺清热。亦可辨证用药内服治疗,如外感风热者用银翘散等加减以辛凉解表,胃肠积热者可用大承气汤等加减以通腑泄热。

中医治疗小儿发热还可以采用药浴法。在医生的指导下,用一些中药煮水给孩子洗澡,可以起到解表、散寒、祛邪的作用。风寒发热应用麻黄、桂枝煮水擦浴;风热发热应用香薷、青蒿煮水擦浴。

药物饮食相结合也是一种方法。香糖米汤是将米汤煮沸,放入芫荽、红糖,能刺激汗腺分泌,帮助小儿发汗清热透疹。姜苏红糖则是用生姜煮成汤汁发汗去寒,帮助小儿排出侵入人体的风寒邪气。

小儿推拿手法退烧主要包括推清天河水、退六腑、推脊等,这些手法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。

中医的穴位贴敷也有助于小儿退烧。将疏风清热的中药粉用姜汁调和后,贴敷大椎、肺俞穴等穴位,有助于解表散热,退烧散邪。

总之,古中医在治疗小儿发烧方面有多种方法,这些方法既安全又有效,且副作用小。家长在面对小儿发烧时,应及时就诊,在医师辨证指导下选择适宜的方式及时治疗,不宜擅自处理或用药。

古中医调理情志问题

古中医在调理情志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见解。

一位 43 岁的女性,因孩子学问题常生气发脾气,导致月经前胸胁胀满疼痛。她去医院检查怕花钱又怕查出大病,曾去中医诊所号脉,得知肝不好、脾胃也有问题,但抓汤药调理费用较高,她舍不得。中医认为这是肝郁气滞,可通过调情志和按摩膻中穴来调理。调情志方面,要做到宽以待己、严以律人,不要事事较真,给自己太大压力。当心情烦闷时,可以找贴心朋友诉说,调节心情。心情好了,胸闷胀痛的症状也会缓解。按摩膻中穴,这个人体的开心穴,可以让气顺心安,心情变好。

保护肝胆的其他日常方法

春季养肝、情志养生、作息规律、食补护肝、健脾护肝、中药护肝等都是保护肝胆的日常方法。

(1)春季养肝:春季万物生发,肝五行属木,顺应季节养生,宜养肝。保持心情舒畅,调节环境温湿度,改善日常饮食,坚持运动锻炼。如调整好情绪,避免不良情绪干扰;调整室内温度在 20 度左右,相对湿度在 50 – 60% 为宜;保持清淡饮食,避免饮酒及进食油腻、辛辣刺激性食物等;坚持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左右,如散步、慢跑等,有助于促进肝脏代谢功能,起到养肝护肝作用。

(2)情志养生:控制情绪,怒伤肝,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会使肝脏气血失调。可采用以情制情法、移情法、运动移情法、升华超脱法、暗示法、开导法、节制法、疏泄法等 8 个情志养生方法来调节情绪。如通过相生相克的情绪转移、琴棋书画移情、外出旅游或锻炼、将不良情绪转化为奋发向上行动力、语言暗示、解释安慰劝勉、节制调和情感、一吐为快发泄情绪等方法,保持情绪稳定,达到身心安宁、情绪愉快的养生效果。

(3)作息规律:保证充足休息,肝胆在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三点最为兴盛,人卧则血归肝。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应为 6 – 8 个小时,不要熬夜,养成良好的作息惯,让肝胆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。

(4)食补护肝:多吃青色食物、酸味食物,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和少喝酒。多吃绿色蔬菜,如芹菜、菠菜、西兰花、黄瓜等,中医讲究 “绿色入肝”,绿色食品能够有利于肝脏内毒素的代谢;喝蔬菜果汁,摄入大量的维生素能够促进肝脏细胞膜的稳定性,增强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功能;多吃豆类及其制品、奶类及其制品,补充优质的蛋白质;可以食用适量的动物血,如鸭血、猪血等,能够补充铁元素,有利于肝脏的储血功能。

(5)健脾护肝:保养脾胃消化功能,吃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。补充黏液蛋白的食物,如山药和红薯,也有助于健脾护肝。

(6)中药护肝:如山楂、决明子、郁金等中草药可健肝疏肝,可配袋泡茶饮用。食疗调理肝脏可以吃蒲公英、枸杞、桑椹等食药同源的中药,蒲公英性苦寒入肝胃经,能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、通淋利尿,可治肝火上炎造成的眼睛红赤肿痛;枸杞性平入肝肾经,善于滋补肝肾、明目益精,可治肝肾阴虚所致之腰膝酸软乏力、眼睛视物不明、耳鸣眩晕等病症;桑椹性寒入心肝肾经,能滋阴补血、润燥生津,可治阴血亏虚、肝肾不足之须发早白、腰膝酸软、耳鸣目眩等病症。但食药物质作食物食用时,药效发挥并不如药物,通常无法起到治疗作用,患者不能盲目使用食物食疗来治病,若需改善病情,还需遵从中医医师指导正确用药。

中国的食疗博大精深,山楂可以促进胆汁疏通,有利于护肝;西瓜、冬瓜具有泻下作用,能疏通胆道,解除梗阻性黄疸,治疗肝病,同时可以退黄疸;可以多吃南瓜子、乌梅、槟榔之类的食物;如果患者为脂肪肝,应遵循三减原则,减少每日热量供应,减少脂肪胆固醇摄入,减少糖类摄入,可以多吃小米、花菜、甜菜、菠菜、兔肉、虾米等。

About 环球商业网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